“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盘活乡镇卫生院资源,让群众在自己家门口就能看好病”,临猗县卫生健康体育局局长张朋林这样描述乡镇卫生院赋能放权改革的初衷。
在县域,乡镇卫生院是三级医疗体系的主体,加之临猗县是农业大县,因此,面对医改提出的“县强、乡活、村稳”目标,临猗县首先聚焦“乡活”。
2022年6月,临猗县卫生健康体育局召开乡镇卫生院赋能放权专题会议,实施定额资金支配权、专业人员招聘权、项目谋划实施权、服务功能拓展权、品牌科室打造权等五项权力的下放,让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的提升迎来了重大转折和发展机遇。
“乡镇卫生院单笔5万元以内的支出无需审批报账,可在院内自主实施”。张朋林说,赋能放权后乡镇卫生院发展迸发了动力和活力。
同时,乡镇卫生院每年可自主招聘3名专业医护人员。此前,楚侯卫生院从运城市盐湖区引进一名外科手术专家,每周在该院坐诊四天,同时进行一、二级手术的操作。
“县医疗集团鼓励乡镇卫生院结合自身特色谋划提升改造项目”,临猗县北景乡卫生院院长张晓军说。在区位优势和土地资源的基础上,北景乡卫生院紧盯医养结合新方向,谋划申报了医养中心建设项目,预计12月底试运行。项目建成后可有效解决辖区及周边乡镇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养老和康复问题。
张朋林表示:“推进医养结合项目,不仅能够盘活医院闲置资源,同时可以进一步拓展乡镇卫生院服务功能,在技术上实现中西医深度融合,在方向上弥补养老服务缺口。”嵋阳镇卫生院率先趟出了一条以“医疗、养老、护理、康复、临终关怀”为一体的医养结合发展之路,近年来,该院累计服务老人168人,其中临终关怀、安宁疗护10人;签订个性化服务协议286人,进行每年不少于2次的个性化服务。
在推进“乡活”的过程中,临猗县实行“一院一风格,院院有特色”的发展战略,通过品牌科室的打造,让看病人群“回流基层”。七级镇卫生院以中医理疗康复为特色,中医收入占医院财政收入的50%以上。北景乡卫生院率先在全县打造了外科、胸痛中心等品牌科室,目前,已接诊胸痛病人36人次,住院27人,转上级医院救治9人。同时,该院提升改造外科及手术室,手术台数破冰起势,打破了乡镇卫生院连续5年不做手术的尴尬局面。
“乡活”带来的杠杆撬动作用及带动作用十分明显。
由于乡镇卫生院全面起势,促动5家县级医院主动脱离“舒适区”,摆脱与乡镇卫生院抢病人的思维定势,在学科建设和核心技术突破上开始发力,真正让“乡活”撬动了“县强”。2023年,临猗县将全面发力“村稳”工作,通过整合优质资源,形成“保留一批,过渡一批,合并一批”的发展格局,使基层卫生网底强、稳、优、牢。